中国廉政调研信息权威发布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纪法小课 > 正文

因为这些事,他俩4次闹上法庭……
2024-01-23 15:48:59       来源:山西高院

导读:2013年,小张(男)和小李(女)喜结连理,婚后生育一儿一女。2017年双方产生矛盾,协议离婚,不久又复婚。2019年,小李再次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2013年,小张(男)和小李(女)喜结连理,婚后生育一儿一女。2017年双方产生矛盾,协议离婚,不久又复婚。2019年,小李再次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经法院调解,一双儿女由小张抚养,小李享有探望权。随后,双方因探望时间及方式经常产生矛盾,小李再次提起诉讼,法院判决小李每月探望,小张予以协助。判决生效后,双方仍不能很好履行,甚至发生了激烈的冲突。

       2023年1月,小李在春节来临之际将两个孩子接走,但在送孩子时却将儿子留在自己家,并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变更儿子的抚养权。一审中,法院征求孩子的意见,判决儿子由小李抚养。判决后,小张提起上诉,要求改判两个子女仍由自己抚养。

       临汾中院受理这起案件后,家事法官与家庭教育指导老师联合开展调解,围绕法律、道德、家庭教育、孩子心理健康等方面耐心讲解。调解中,双方渐渐敞开心扉,最终彼此谅解,达成共同抚养两个孩子的调解协议。

       法官来谈谈

       本案是抚养权变更纠纷案,小张和小李二人因为离婚、探望、抚养,先后4次来到法院,究其原因,是因为二人积怨颇深、心结未解。因此我们通过调解,让二人明白了孩子的健康快乐成长才是最重要的。离婚不是孩子失去父母一方的开始,离婚家庭的父母更应该承担起法律责任,保持孩子的情感连接,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我们在办理家事案件过程中,最大限度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发现存在家庭教育缺失或不当行为时,通过及时发出家庭教育指导令,规范家庭教育行为,提升家庭教育能力,改善未成年人家庭生活环境。

       “小家”和睦才有“大家”和谐。临汾中院家事审判庭探索创新“疗愈型”司法,实行家事案件心理疏导、家庭教育全覆盖改革,吸收100名心理咨询师、婚姻家庭指导师作为特邀调解员参与家事案件审理,柔性修复家庭关系,更加稳妥、高效地化解家事纠纷,有效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

我们这么做


保障民生权益

2023年山西法院这么做

       办好“小”案件服务“大”民生,各级法院依法稳妥审理涉及劳动就业、教育、医疗、住房、消费等民生案件近4万件,办好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保障好“钱包里”“舌尖上”“头顶上”“脚底下”的民生权益。

       长久守护“万家灯火”,以调解或撤诉方式审结婚姻家庭、继承赡养等家事案件3万余件,临汾中院家事审判庭荣获“全国法院先进集体”,大同平城区法院家事审判庭荣获“全国巾帼文明岗”。在司法之力的守护下,千千万万的家庭敬老爱幼、夫妻和睦、向上向善。

       省高院冯军院长多次深入浑源县大仁庄乡调研乡村振兴工作,考察芪香五味茶等“庭院经济”项目推进情况,机关党支部在石咀村开展“双联双促”活动,驻村工作队员们围绕老百姓“急难愁盼”精准施策,开设“爱心超市”,因地制宜开展“六小”帮扶项目,为群众提供暖心服务,让百姓生活更美好,让乡村更美丽。

   

免责声明:

※ 以上所展示的信息来自媒体转载或由企业自行提供,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以上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审核并处理。

频道精选

Top